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3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7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8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现状及发展   41篇
综合类   1037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镇源金矿为大型的难浸金矿,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本文研究了矿浆浓度、培养基、接种量、pH值等因素对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T.f96菌株在单项优化条件下,氧化6d,脱硫率超过51%,氧化10d,脱硫率可达68.10%。  相似文献   
52.
本文通过嗜温范围到嗜热范围的连续动态试验,分析比较不同温度时的运行参数和反应动力学参数.得出好氧嗜热菌的活性或比去除速率是嗜温菌的6~7倍.而产生的污泥量却较少的结论.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工业应用潜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污泥沉淀性能很差.  相似文献   
53.
从生活污水中分离得到了一种自养氨氧化菌富集培养物,其中的唯一的自养氨氧化菌为Nitrosomonas nitrosa SN-6,其16S rDNA序列和amoA基因序列均与N. nitrosa Nm90高度相似(Identity达100%).该文研究了高温对该富集培养物在培养基和垃圾渗滤液中代谢与生长的影响,并测定了游离亚硝酸浓度和盐度对其脱氨效果的影响及该菌对污染地表水的脱氨效果.结果表明:该富集培养物的最高耐受温度不低于43 ℃,最大亚硝氮积累速率可达129 mg·L-1·d-1;在培养基中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40 ℃(代时低至6.1 h),在垃圾渗滤液中的最适生长温度为40 ℃(代时低至5.9 h);该富集培养物脱氨活性的半数抑制盐度略高于1%,半数抑制游离亚硝酸浓度约为0.095 mg·L-1;仅需3 d即可使污染地表水中的氨氮从5~23 mg·L-1降至不超过1.5 mg·L-1.结果表明,SN-6不但适于高温高氨水体,也适于中温低氨水体脱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4.
乳酸菌在食品及食品发酵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以乳酸菌发酵酸浆作为凝固剂的酸浆豆腐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酸浆豆腐发酵过程中以乳酸菌为优势菌,在酸浆豆腐点浆时,需在75℃以上高温下进行。普通乳酸菌无法耐受此温度且大量失活,影响产品的后熟。为了开发耐高温乳酸菌,以课题组从云南建水豆腐酸浆中分离的菌株为出发菌,通过紫外诱变的方式,温度梯度筛选获得4株耐高温产酸性能好的菌株。诱变获得4株菌均可在75℃耐高温30 min并保持较好的活性和产酸效果。研究所得突变菌株相比原始菌株均具有更好的耐热性和产酸性。其中HCUL 1.1801-1912Z活性最强、产酸能力最好,为4株菌中最优菌株,将该菌株用于发酵生产酸浆豆腐,将显著提高乳酸菌在豆腐中的活性和豆腐的品质。  相似文献   
55.
人工介质富集微生物对藻类和藻毒素降解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采用人工介质富集微生物的方法对藻类和微囊藻毒素的生物降解进行了试验研究.中试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6~7 d,源水叶绿素a为15.3~266.1μg/L条件下,人工介质对叶绿素a的去除率达59.4%.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微囊藻毒素进行了检测,当进水总微囊藻毒素TMC-RR和TMC-LR分别为0.25~8.93,0.15~4.73μg/L,胞外微囊藻毒素EMC-RR和EMC-LR分别为0.13~0.68,0.02~0.11μg/L时,人工介质对TMC-RR,TMC-LR和EMC-RR,EMC-LR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9.8%,93.7%,42.2%和68.4%.聚合酶链反应(PCR)电泳图谱发现,人工介质上富集有大量的假单胞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等溶藻细菌.通过人工介质富集微生物的方法可有效降解太湖水体中的藻类和微囊藻毒素.  相似文献   
56.
针对小城镇污水的特点,分析了丝状菌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阐述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在污泥膨胀情况下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57.
A bacteriophage infective toXenorhabdus luminescens, a bacterial symbiont of heterorhabditid nematodes, was recovered from insects that supported poor nematode development. Plaque tests showed the phage particles to be infective only to primary and not secondary colonies ofX. luminescens. The phage was not infective toX. nenatophilus primaries or secondaries. The bacteriophage particles ranged 80–90 nm in length, with the head ranging from 40 to 50 nm in diameter. Restrict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isolated bacteriophage DNA. This first report of a bacteriophage fromXenorhabdus species has pratical implications since it could be detrimental to cultures ofHeterorhabditis nematodes that are being produced throughout the world for the biological control of insects.  相似文献   
58.
豆乳的乳酸菌发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发酵酸牛乳手工业生产菌株中筛选出菌种活力高,产酸能力强的两株乳酸菌:HLb(保加利亚乳杆菌)和HSt(嗜热乳酸链球菌)二者协同作用,使酸豆乳的生产周期较以往资料所报道的缩短37.5%,酸度提高20%。  相似文献   
59.
磷细菌和钾细菌混合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对生产菌肥的磷细菌和钾细菌进行了混合培养,设计了三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探讨混合菌肥的最佳生产工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磷细菌和钾细菌可以混合培养,各处理结果经LSR测验,主效A因素中A4水平、B因素中B2水平和C因素中C5水平显高于同组中的其它水平。  相似文献   
60.
矿山酸性废水的形成机理及防治途径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硫化矿系的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常常产生含有金属硫酸盐的矿山酸性废水。这些酸性废水在井下腐蚀管道和设备,危害矿工健康,危害矿工健康;在地面污染地表水,破坏水生和陆生生态环境。本文根据微生物学,化学动力学和化学热力学的理论,探讨矿山酸性废水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